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

每日一字花惹發 - 2014年2月份


每日一字花惹發 Completely Random Word of the Day

2014年2月份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Fender bender" (n.)

"Fender bender"(IPA 音標為 /ˈfɛndər ˈbɛndər/)字面上的意思是「檔泥板彎曲者」,

而實際上,這個字則是用來指「小車禍、擦撞」。

雖然說小擦撞通常都是把保險桿或車燈撞壞,跟檔泥板沒有什麼關係,

但是因為 "fender" 跟 "bender" 剛好押韻,唸起來比較順,

而且檔泥板本身對車輛來說不是什麼重要部位,

就算撞歪了也不算什麼重大傷害,所以就採用這種說法了。

例句:"Tony was involved in a fender bender. Luckily no one was hurt."

(Tony 出了點小車禍,所幸沒有人受傷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Throwback Thursday" (n.)

"Throwback Thursday"(IPA 音標為 /ˈθroʊˌbæk ˈθɜrzdeɪ/)的意思

是指「懷舊週四」或是「週四舊照回顧」,最早出現於2006年,

用來形容社交網站(像是臉書)或是其他照片分享程式(像是 Instagram)盛行之後,

人們喜歡在週四分享自己陳年舊照的這種現象。

至於為什麼一定要選在週四呢?其實也沒有為什麼,

純粹是因為 "throwback" 跟 "Thursday" 押頭韻罷了。

例句:"Tony just uploaded an old picture of himself

because today is Throwback Thursday."

(Tony 剛上傳了一張自己的舊照,因為今天是「懷舊週四」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Beemer" (n.)

"Beemer"(IPA 音標為 /ˈbimər/,也可以拼成 "beamer")不是一個正式的字,

但在口語對話當中可以用來指「BMW 製造的車子或重機」

(也有人認為 "beemer" 只能用來指重機,車子則必須另外被稱作 "bimmer")。

這種說法最早出現於1980年代的美國,

說穿了就只是把 B 跟 M 的音混在一起再加上 "-er" 字尾所創出來的字。

補充:BMW 是德文 "Bayerische Motoren Werke"(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)的縮寫。

例句:"Tony wishes he had a beemer."(Tony 很希望自己能夠開 BMW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Legit" (adj.)

"Legit"(IPA 音標為 /ləˈdʒɪt/)這個字是從 "legitimate"(合法的、正當的)縮短而來,

雖然不算一個很正式的字,但在口語上卻還是經常被使用。

除了原本「合法、正當」的定義之外,"legit" 還多了一點其他的意思,

可以用來形容某個東西看起來「是真的、未經造假的」或是「很酷」。

例句:"Tony's Facebook page is freakin' legit, man!"

(Tony 的臉書專頁整個就超酷的啦!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Party pooper" (n.)

"Party pooper"(IPA 音標為 /ˈpɑrti ˈpupər/)字面上的意思是「派對大便者」,

但實際上這個字是指「掃興鬼」。

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,"poop" 雖然有「大便」的意思,

但 "party pooper" 的字源跟「大便」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在這裡,"pooper" 源自 "poop" 當成動詞的另一種意思,

那就是「壞掉」、「累壞」或是「失敗」。

例句:"Don't invite Tony next time. He's such a party pooper."

(下次不要約 Tony 了啦,他超掃興的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No-brainer" (n.)

"No-brainer"(IPA 音標為 /ˈnoʊˈbreɪnər/)字面上的意思是「沒有大腦的人」,

但實際上,這個字是用來指「某件超級簡單的決定或事情」,

形容因為實在是太簡單了,就算不用大腦也知道該怎麼做。

這個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回1960到70年代左右,

最早出現在美國報紙上的漫畫專欄當中。

例句:"Taking this lucrative job was a no-brainer for Tony."

(Tony 不用想也知道要接下這份報酬優渥的工作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片語是:"Cream of the crop"

"Cream of the crop" 字面上的意思是「莊稼的鮮奶油」,

但事實上,這個片語是指「最頂尖的人/事/物」。要解釋這個片語,

首先就要來檢視 "cream" 這個字的定義。在古代的農業社會,

牛奶脂肪製成的鮮奶油被人們視為一種奢侈的美食,加上鮮奶油脂肪密度較低,

都會浮在牛奶頂層,所以久而久之 "cream" 就變成了「最頂尖、最優質」的代名詞。

而為什麼在這個片語裡,"cream" 後面要加 "crop",不加 "milk" 或其他的字呢?

關於這一點,目前語言學家眾說紛紜。有人認為這同樣是受到農業社會影響,

但也有人認為純粹是因為 "cream" 跟 "crop" 都是 /kr/ 音開頭,

壓頭韻唸起來比較順罷了。除了英文之外,法文也有類似的片語 

"crème de la crème"(cream of the cream),同樣也是用來指「最頂尖的人/事/物」。

例句:"Tony aspires to be the cream of the crop."

(Tony 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最頂尖的佼佼者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Willy-nilly" (adj./adv.)

"Willy-nilly"(IPA 音標為 /ˈwɪliˈnɪli/)可以當成形容詞或副詞用,

意思是指「毫無計畫、亂七八糟的」或是「不論你願不願意都得做的」。

這個字最早出現於17世紀初,可以追溯回片語 "will ye, nill ye?"(你們要不要?),

更早之前則是源自古英文的 " wile he, nyle he"(他要不要?)。

"Willy-nilly" 之所以會被用來形容「亂七八糟」很可能是因為一個人做事如果優柔寡斷,

最後只會缺乏計畫,害結果變得一團亂。

例句:"Tony, this kind of willy-nilly work from you is just not gonna cut it!"

(Tony,你做事這樣亂七八糟真的不行!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Floozy" (n.)

"Floozy"(也可以拼成 "floosy"、"floosie" 或 "floozie",IPA 音標為 /ˈfluzi/)

意思是「蕩婦」或「妓女」。這個字最早出現於 1910 年左右,確切的來源不明,

不過語言學家推測 "floozy" 有可能源自 "flossy"(華麗的),

用來指為了吸引客人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妓女。

例句:"Tony doesn't like floozies."(Tony 不喜歡隨便的女生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Tearjerker" (n.)

"Tearjerker"(也可以寫成 "tear-jerker",IPA 音標為 /ˈtɪərˌdʒɜrkər/)

意思是「催淚電影、音樂或故事」。這個字最早出現於1930年代,

是由 "tear"(眼淚)跟 "jerk"(迅速拉扯)

再加上 "-er" 字尾(表達做某個動作的人或物)結合而成,

用來形容這些電影、音樂或故事催淚程度之厲害,

像是可以把眼淚直接從觀眾的眼睛裡扯出來一樣。

例句:"Tony cried watching the music video of Mayday's Cheers. It's such a tearjerker."

(Tony 看五月天的乾杯 MV 看到哭。這部 MV 真的超催淚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Douchebag" (n.)

"Douchebag"(IPA 音標為 /'duʃbæg/,也可寫成 "douche-bag"、"douche bag",

或是只有 "douche")這個字很常見,應該有不少人都已經知道它的意思(混蛋)了,

但今天還是來稍微介紹一下它的起源。"Douchebag" 最早指一種女性私處清潔用具

(有點像是婦潔~婦婦婦潔~),出現於1930年代,

由 "douche"(灌洗)跟 "bag"(袋子)兩字合併而成。

因為父權思想影響,人們往往會把跟女性私處有關的事物和骯髒、可憎的東西做連結,

所以到了1960年代,"douchebag" 就衍生出了「混蛋」的意思,

後來又再經過簡化,出現了把 "douche" 拿來罵人的用法。

例句:"Who is more of a douchebag, Tony or Justin Bieber?"

(誰比較混蛋,Tony 還是小賈斯丁?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:"Schmuck" (n.)

"Schmuck"(IPA 音標為 /ʃmʌk/)不是一個正式的字,但在英文口語當中,

這個字則有用來罵人「白痴」的意思。跟上次介紹過的 "schlong" 一樣,

"schmuck" 也是由意第緒語傳入英文。這個字最早可能源自波蘭文的 "smok",

意指「草蛇」,也有可能是源自德文的 "Schmuck",意指「飾品」,

後來傳入意第緒語,意思轉變成了「老二」。

到了19世紀末,"schmuck" 這個字又輾轉進入英文,

意思也就從原本的「老二」變成了現在的「白痴」。

例句:"Tony is a complete schmuck."(Tony 是個大白痴。)


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片語是:"A flash in the pan"

"A flash in the pan" 字面上的意思是「平底鍋裡的閃光」

(或是這張圖裡面「平底鍋裡的閃電俠」XD),

但實際上,這句片語的意思是指「曇花一現」。

在這裡,"pan" 指的其實不是平底鍋,

而是十七世紀燧發槍上用來擊發彈藥用的「火藥池」。

燧發槍這種兵器要發射時,燧石會先點燃火藥池裡的引火藥,

引火藥會再進一步點燃槍膛裡的火藥,進而發射彈丸。

然而,由於當時技術不純熟,有時候即便火藥池被點燃了

也未必代表彈丸就能順利擊發。

因此,「火藥池裡的閃光」就被用來形容

「起初有短暫的成功,但最後無法影響大局結果」的情形,

也就是所謂的「曇花一現」了~

例句:"Tony hopes that his Facebook page

would be more than a flash in the pan."

(Tony 希望他的臉書專頁不會只是曇花一現。)


3 則留言:

  1. I absolutely love your fantastic blog! You tell the stories and background behind each word so well, it makes my remember the expressions even more effortlessly. Thank you!

    回覆刪除